院校专业
自动化类
自动化
【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院士领衔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几门专业主干课程分别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或省部级精品课。本专业首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华北电力大学ASEA培训中心依托专业之一,学生可在校内接受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电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需求,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在发电过程自动化系统、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工程技术领域,培养从事控制装置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1)具备良好的理工基础与人文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能够系统运用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针对能源电力相关行业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开发相应的解决方案;(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项目管理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具有工程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有社会责任感;(4)能够跟踪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能源电力相关行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主动发展意识、创新精神与自主终身学习能力;(5)具备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能够承担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工作。
【课程设置】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分析基础、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制图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B、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专业概论、运筹学、自动控制理论A、现代控制理论、建模与辨识、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检测技术与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开关量控制B。
【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继续深造(包括出国深造),其他主要在电力行业就业,也可在航空航天、电子与信息技术(IT)、冶金、化工、核工、机械、船舶等行业的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内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施工、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介绍】
本专业以电力行业为背景,由测量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等融合构成专业知识能力体系,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电力特色内容教学。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省部级教学名师,开设了以省部级精品课程《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为代表的多门特色专业课程,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平台,部分处于国际前沿。本专业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华北电力大学ASEA培训中心依托专业之一,学生可在校内接受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良好发展能力,能够在电力行业及其他生产科研部门从事参数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各类仪表和自动装置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热力设备运行、工程光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计量测试技术、控制装置与系统、过程控制技术与系统、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等。
【就业去向】
本专业具有电力行业特色,同时又是仪器科学与控制科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学生就业面广。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电网系统、大型火电厂、核电厂、计量检定质量监督院所就业,也可在机械、船舶、化工、航空航天、计算机等行业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还可从事相关的教育、培训及管理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始终保持较高的保研和考研率,并有一定比例学生申请到国外名校继续深造。
机器人工程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良好人文素养;掌握坚实的机器人科学基础、控制理论与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分析与设计等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沟通能力;能在机器人工程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面向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需求,重点聚焦电力行业,通过跨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等学科联合培养,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生培养采用产学研协同和全程导师制,在注重学生理论培养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和解决学生复杂工程的能力,以项目驱动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主修课程】
工程图学、电路分析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机器人学、机器人驱动技术、机器人传感器原理、机器人控制与系统仿真、ROS系统及应用、机器学习、图像处理与机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继续攻读机器人工程以及其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电力系统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器人工程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