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从入围到校测,不同类别的考生怎么扬长避短?

时间:2025-05-13 来源:

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分为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第一类考生包括非竞赛生以及银牌奖项以下竞赛生,第二类考生是 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破格生“,破格生不占用本省招生人数。接下来就从入围和校测两个方面说说不同类别的考生怎么扬长避短:





强基入围



  • 第一类考生


第一类考生在报考大多数院校时通过高考分数确定入围名单,一般为各省招生人数的6倍左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几所院校的入围方式比较特殊。


一种是计算核心学科加权成绩和开启”小破格“入围的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入围分数线为高考加权成绩,数学科目较其他科目具有更高的权重(一般为1.2倍,大连理工大学数学专业为1.5倍),北航按照专业的不同对于重点科目(物理、化学或者理科综合)也有1.2倍的加权。


2025年多所院校加入”小破格”模式,是强基招生政策的一大亮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单科“小破格”入围多所院校都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写到,数学或其他理科科目优秀满足分数要求的考生,可以放宽入围倍数或直接破格入围。这对于一些数理单科有些“偏科”的考生无疑是一个“福音”,几乎与金银牌破格考生享受同等待遇。数学和理科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类院校。


70ce52e88b514241d073b1105e715c7.png


另一种报考成功即入围的院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即所有报考的同学均可以参加校测初试,再确定入围名单。无竞赛知识储备的同学在报考这类高校时需要比较谨慎,因为校测初试就在高考结束之后开始,几乎没有时间可以进行突击训练。


在这种入围方式下,由于“劝退”了部分非竞赛生,报考学生的高考平均成绩可能会有所降低,在折算综合成绩时,校测成绩虽然比例不变,但是起到的影响实际上变大了,具有竞赛知识储备、综合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


1746274671971.jpg


  • 第二类考生


第二类考生以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破格入围,不占用本省招生人数。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哈工大、同济开启破格审核环节获得竞赛银牌及以上的考生在以第二类考生身份报名时,学校将对报名考生审核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突出才能和综合表现,审核通过后可以破格入围,审核不通过者仍依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资格。破格审核会在大多数高校结束报名之前出结果,审核不通过的考生可以变更为第一类考生的身份报名,也可以以第二类考生身份选择其他高校进行报名。根据去年收集到的一些信息,通过审核的考生大多课内成绩较好,或是在清华、北大的金秋营、夏令营中获得过优秀营员。


由于第二类考生在校测中天然占优,根据往年经验校考满分在录取清北时相当于高考多考了30分左右。所以对于第二类考生,只要不是高考成绩特别离谱,都建议直接报考清北


当然,无论对于哪一类考生,在确定录取名单时,都需要折算综合成绩。第一类考生按照排名顺次录取,第二类考生想要被录取需要达到本省或本省本专业Ⅰ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折算综合成绩时,高考成绩(国防科技大学为高考加权成绩,数学和理科或者物理权重为其它科目的1.2倍)占比85%所以无论是哪类考生在高三下半学期的重点都应该是全力备战高考,对于校测的准备可以放在高考结束之后。





强基校测



  • 注意校测笔试难度


强基计划院校校测分为笔试、面试和体测


其中大部分院校的笔试都是高于高考难度的,对于没有竞赛背景的学生是比较吃亏的。属于这种情况的学生,一方面需要抓住高考之后十几天的空档期进行突击,大多数强基题目相比真正的竞赛题难度还是偏小的,在考试前对于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有个大致的了解在考场上就会很有用,切忌直接摆烂;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各个院校校测的特点,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对而言,清北、中科大、浙大、复旦、上交大这些学校考试的难度是比较高的。竞赛/强基知识储备丰富、能力突出的同学事实上是可以通过强基笔试弥补一些高考分数的不足的。当然需要注意到各个学校笔试的方式是有着一些差异的。


以清北为例


北大:往年北大校测考语文、数学两科,综合成绩优秀的同学更占优势。其中数学20道单选题,大部分均为联赛一试难度,少部分超过一试难度;2025年北大首次分专业组进行笔试,Ⅰ组和医学组笔试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Ⅱ组笔试科目为:语文、英语、历史。专业针对性更强。


清华:清华大学考数学+物化/文史三科,数理化的竞赛生更易发挥优势,但是同时备考三科对于没有竞赛基础的同学比较不友好。数学为35道不定项选择题,难度在高考难题到一试之间。


单题难度北大大于清华,但是清华对于计算能力和熟练度要求更高。


  • 关注只考面试的院校


对于没有提前接触过竞赛/强基知识、高考分数也不占优势的同学,则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只考面试的强基计划院校。


2025年共有15所院校校测可以只考面试,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


总体而言,这15所高校强基计划面试采用随机抽签测试,重视学生专业志趣、综合素质、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重点参考,在华中科技大学等校的面试中明确占有一定分值,竞赛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


另外对于在竞赛中获得过一些奖项,但是没有拿到银牌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也需要重点关注一下目标高校的强基政策宣讲会。银牌以下的奖项在一些院校的面试评分中也能够获得一些优惠。


17462758308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