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7月,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福州大学为主体举办,并按新机制、新模式运作,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围绕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学院进一步树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办学准则,坚持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全人”,形成知识、能力、精神、素养四维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提高服务区域、行业需求能力为引领,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平台搭建三方面着力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大学建设基础,努力建设具有工科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高质量、有特色、有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打造福建省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摇篮。
1、办学实力雄厚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州大学为办学主体,办学地址为福州大学创始地怡山校区,校园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毗邻国家和省级科研机构,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郁。共享福州大学优质的教师及其他办学资源,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现有4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近12000名,拥有实验实训中心等大型学生实训中心。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方针,大胆探索独立学院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2、地理位置优越
坐落于“魅力榕城,有福之州”——福州市中心,地处闽江之滨,福道之旁,毗邻西禅寺,周边遍布商贸中心和创意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快捷,就业、学习、生活等优质社会资源触手可及。校园占地面积500多亩,规划科学,建有配套齐全的教育教学、生活娱乐、文化体育设施。校内环境幽雅静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文气息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是辛勤园丁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和成才的理想家园。
1、工科专业办学为主
学科以工科为主,专业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多数专业为紧缺急需专业;同时兼有经、管、文、艺、理等专业,致力于打造独立学院及民办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组建“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技术综合实验班”和“智能技术及应用实验班”,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科创引领教学
倡导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以教师科研带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师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教师获批科研项目数逐年递增,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互联网+等项目成果显著。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创新思路,为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相衔接提供了超前准备。
3、奖助政策完善
设立高额新生奖学金,配套多类型奖学金、助学金政策,助力学子学业发展。
4、转专业途径多样化
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制定多途径转专业政策。
5、开放办学模式多元
不断强化与境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实行学分互认、课程互认,实施“2+2”、“1+3”、“3+1+1”联合培养模式,搭建海外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海外研习活动。
1、科创成果丰硕
我校学子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活动中频频绽放光彩,并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迄今为止,我校学子共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国际级荣誉40多项、国家级荣誉600多项、省级荣誉千余项。
2、升学就业率高
每年平均有120多名应届毕业生考取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国内著名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率位居福建省独立学院及民办院校前茅,其中,已有多名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博士生。
学校已与多家企业联手建立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形成了强大的毕业生就业网络。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6%以上,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逐年稳步提升。
3、社会认可度高
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称号,被各大媒体争相关注和报道。认可度和人气的增长,代表着至诚的明天更美好。